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你评我议
严管重罚方可断了商家发“疫情财”的念想
□吴学安因哄抬血氧仪价格,鱼跃医疗被罚27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一批哄抬价格、使用过期医用防护口罩、擅自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和机构被曝光。(据2月3日新华报业网)去年年底,新冠病毒感染进入高峰期,国内市场的血氧仪需求大幅上升,甚至出现一“仪”难求的情况。在此期间,作为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鱼跃医疗频频被曝出过度涨价、缺货、发货后召回等问题,一时引起广大消费者强烈不满。鱼跃医疗之所以引起消费者不满,是因其哄抬价格的产品是血氧仪,是用来监测新冠病毒感染者关键指标血氧浓度的仪器。更加恶劣的是,有商家甚至囤积居奇,然后跟风涨价。由此说来,鱼跃医疗的违法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难脱趁“疫”打劫之嫌。据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调查公示,鱼跃医疗在产品生产成本仅上涨47%的情况下,将其平均销售价上调了131.78%。这种见利忘义、坐地起价的行为,已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导致特殊时期医疗资源问题雪上加霜,不仅妨害疫情防控大局,更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从而引发公众极大不满。对此类行为,必须依法出招、严格惩治。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价格法相关规定,对鱼跃医疗开出了270万元的罚单。商家追求利润可以理解,但赚钱绝不能建立在侵害公共利益之上。疫情防控期间,鱼跃医疗利用市场供需紧张状况大幅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推动血氧仪市场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是趁人之危、发“疫情财”,其行为完全可以用恶劣来形容,被处以重罚纯属咎由自取。对于那些把疫情当作涨价的契机,哄抬涉疫产品价格,企图“大赚一笔”的涉事企业,必须严管重罚、露头就打,绝不能“罚酒三杯”了事,只有惩罚措施让其喊疼、长记性,才能彻底断了特殊时期哄抬物价、发“疫情财”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