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之窗 > 校园新闻 >武进,全国第4!

武进,全国第4!

近日,新华网权威发布了

2020城市市辖区

高质量发展100强榜单

武进位列

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第4名!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20城市市辖区

高质量发展100强榜单

为客观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导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壹城智库发布了2020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榜单,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安全发展6个目标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其中创新发展方面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和新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衡量指标包括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万人专利拥有量、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等等。

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刚刚过去的 2020 年,是武进发展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崭新业绩的一年。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50亿元,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4.7亿元,增长3.8%,税比85.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

2020年,武进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成功引进总投资3 亿元以上项目50个,承芯化合物半导体、理想汽车改扩建、格林保尔单晶电池片、长海玻纤复合材料、移远通信模组制造基地、中汽常州检验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8亿元,121个项目如期竣工。企业上市工作喜获丰收,恒立液压成为全省工业机械行业首家市值突破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凯迪股份、协和电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泛亚微透、纳恩博在科创板上市,佳辰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常辅股份成为全市首家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理想汽车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全区上市企业累计达39家。工业经济稳中求进,十大产业链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2 个百分点;瑞声光学、中车戚研所、新誉集团被工信部认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恒立液压、万帮数字能源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新纶科技等 4 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碳元科技等 22 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评定,中天钢铁捧回中国工业大奖,天正工业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誉集团荣获省长质量奖。

开发区支撑引领效应凸显,常州经开区全面开启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城融合样板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改革创新引领区”新征程,在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列第6位,比成立时跃升54位;武进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智电汽车、机器人产业特色彰显,芯片产业崭露头角,国家级海智基地正式落户;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列第6位,互联网产业园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石墨烯小镇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特色园区建设亮点纷呈,中以常州创新园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4家以色列企业通过“共建计划”审核,引进含以色列元素的高科技项目39个;龙城金谷南区加快建设,30 余家投资机构相继入驻,管理资产规模超250亿元;苏澳合作成效显现,苏澳融资租赁公司成功设立,3个合资项目正式签约。创新主体持续壮大,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西太湖创客工寓等4个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9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8件,认定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33家。

武进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发布长三角创业地图2.0版,与无锡市梁溪区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合作,与宜兴市建立水环境预防与处置联防联控联治协调机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成立武进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建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五清民企建设引导清单”,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获得国家、省的肯定;全面完成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镇级层面统一设置“一办七局一中心”,区级113项政务服务事项、348项行政处罚事项下沉镇(开发区、街道)办理。

武进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认真整改各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大力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创建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52天,优良率提高14.1个百分点;太湖连续13年实现安全度夏,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任务全面完成。水环境综合治理有效加强,滆湖退田还湖二期工程启动建设,以渔控藻生态修复工程加速推进,河湖“两违三乱”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清淤骨干河道50公里。环境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礼河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完成建设,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二期项目建成投运,武南污水处理二厂一期和湟里、漕桥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进展顺利。科学防范应对重污染天气,全面排查整治各种污染源,143个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测系统,440余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持续完善,区级垃圾分类物资回收利用中心和园林绿化垃圾处置中心建成运行,光大环保能源项目成为国内首座“邻利型”垃圾发电厂。新增成片造林面积3114亩,创成国家森林乡村10个。

区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新增城镇就业 3.2万人,登记失业率1.68%。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首创医养结合“家庭病床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与市级全面并轨。发放慈善救助资金、社会公益事业补助资金5000余万元,惠及群众2万人次以上;各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建成,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的比重达66.9%。教育整体水平继续提升,省武高新校区、人民路初中、新横林小学等项目建成投用,增加学位8145个;常州大学二期竣工投用,西太湖外国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常州西太湖学校正式落户,武进区与江苏理工学院签订新校区建设合作协议。医疗卫生资源更加丰富,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市七院二期加快建设,常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挂牌运行,武进中医医院通过三级乙等医院复评,完成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14家。文明城市建设切实加强,助力常州顺利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17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5个文明实践站全面建成,湖塘镇和洛阳镇岑村村、遥观镇勤新村分别获评全国文明镇、村。